论现金流折现法的正确定义

发布时间:2023-02-18 07:54:50


  介绍现金流折现法的书籍、文章已是汗牛充栋。我们学起来条分缕析,用起来却总是疙疙瘩瘩。这种感觉,提示我们,这里肯定存在概念上的错误。

  既然从各种渠道搜索阅读,都无法解疑,只好祭出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回到原点,自己一步一步去推敲。一路来,写了一个现金流折现法的系列文章,记录了思考的过程。

  今天做一个总结。阅读本文,需要具备基本的现金流折现法概念,了解不深的读者,建议事先百度一下。巴菲特说过,理解企业内在价值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现金流折现法。所以花点时间,弄明白这一思维方法是非常值得的。

  一、思考的收获

  我很喜欢网友提供的一句话“Life is growth,you grow or you die”。思考能带来成长的感觉,并提供滋养生命的成就感。在思考现金流折现法的整个过程中,我对这一点体会尤深。这种体验比我们在见解上的一点收获,价值更大。

  通过专注地、长时间地思考现金流折现法,我发现我所阅读过的所有书籍和文章,包括高校教科书,对现金流折现法的论述,都存在概念上的失误。当然本人的阅读范围,难说广泛,而且也没有科研单位文献搜索的便利,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现有的书籍,存在两个概念上的错误。一是混淆了资产和现金的概念;二是对于折现率的本质认识不清。

  我们逐个来看。

  二、资产和现金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资产和现金混为一谈,认为它们只是资产的不同形式而已。

  表面看来,这似乎是正确的。但仔细追究,其实不然。按照现金流折现法对资产的解释,资产可以在未来带来现金流,资产的内在价值就是这些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

  现金,并不能带来未来的现金流。我们只要打开自己的钱包,看看里面的钞票,就会明白这个道理。现金只是一种凭证和度量,并不会在未来给我们带来现金流。贪官们看着床底下一捆一捆的钞票,可能能更深地理解这一点吧。

  资产有两个特征:一是需要投入。任何资产的取得,都需付出相应的代价。二是资产包含有时间因素,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跨度。如果一个投入,不需要时间就即时有产出,那不是投资,而是赌博。

  资产的这两个特征,现金都不具备,所以现金不是资产。现金有两个重要作用,它是凭证,可以度量资产的价值。它也是潜在的资产,因为它具备瞬间转化为某种资产的能力。然而本质上,现金不是资产。

  钱包里的钞票,是现金。我们走到银行,将它交给漂亮的银行小姐姐,现金就变成了资产。定期存款是资产,它能每年带来利息收入,还能在存期到期的时候,获得“本金+利息”的一笔现金流入。我们付出了代价(钱包空了),得到一项资产(定期存单),这项资产在未来几年,能给我们带来利息流入,和期末的本金流入。

  同理活期存款,也是资产。国债、企业债、股票、非自住房产,都是资产。它们都符合资产的两个特征。

  未来的现金流,是我们在未来特定的时间点上,获得或预期能获得的现金。将这些现金进行折现计算之后,得到的折现值,是一项资产。

  现在通行的现金流折现法的定义,将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后的折现值,不加区分地视为现金,因而导致了理解和应用上的诸多混乱。

  现金流折现法的正确定义是:将一组未来的现金流,通过折现率,折算为现在的某种资产的方法。

  这种资产,我们称之为基准资产。有了这个基准,我们就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的投资方案的价值。

  那么,折现率又是什么?

  三、折现率的本质

  折现率就是我们选择的基准资产的收益率。

  比如,我们对一组未来的现金流,进行折现计算。

  如果将“国债利率”作为折现率,意味着基准资产就是国债。折现计算,就是将这组未来的现金流,折算为现在的国债。

  如果将“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基准资产就是沪深300指数基金。折现计算,就是将这组未来的现金流,折算为现在的沪深300指数基金。

  如果将一个企业长期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基准资产就是企业的净资产。折现计算,就是将这组未来的现金流,折算为企业现在的净资产。

  国债、指数基金、企业净资产,都是资产。所以,现金流折现法,是将一组未来的现金流,折算为现在的某种资产。

  选择一个折现率,就是选择一个基准资产。

1

  四、本文要点

  1、现金流折现法的正确定义:将一组未来的现金流,通过折现率,折算为现在的某种资产的方法。

  2、现金不是资产。资产的两个特征,现金都不具备。

  3、现金流折现法中存在着两种转换,一是将现金转换成资产,二是将未来转换到现在。

  4、选择一个折现率,就是选择一个基准资产。



下一篇:海洋油污清理概念股票总市值排行榜

上一篇:为什么要学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