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发布时间:2021-09-23 21:16:13


  对一家公司来说,偿债能力也是衡量一家企业的关键指标。

  偿债能力(Solvency):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把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种,前者是企业必须在一年之内偿还的负债,后者是偿还期限长于一年的负债。

  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偿债能力,一种是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就是指企业偿还那些流动负债的能力。流动负债包括什么呢?比如说,要付给供应商的应付款。要从哪里拿出这笔钱呢?现从银行贷一笔?“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放在这里可不合适。那再建一个项目,等赚了钱再给供应商付款怎么样?这也好像来不及。要是手头有“闲钱”,那只要把手头的“闲钱”给供应商即可,可如果手上没有钱怎么办呢?于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自己的流动资产变现——把产品卖掉,或把别人欠我的钱收回来。

  这些产品都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如果一家企业所有的流动资产都可以在转眼之间变为现金,这些现金是否足够偿还它所欠下的债务?

  会计们对此的解答是:用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便获得了流动比率,这个比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但是,这种做法过于理想,因为流动资产很可能不能马上全部变成现金,存货一时卖不掉、应收账款一时收不回来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而把存货变成现金又是其中最难的,因为要先将存货变成应收款,再将应收款收回,存货才真正变成了现金。

  为此,会计们选择了更谨慎的办法:用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款项,剩下现金和应收账款叫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就得到了速动比率,并用它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要看一家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怎么样,就来算一算它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吧。

  例如,一家公司的流动资产为3670万元,存货为500万元,流动负债为5900万元,由此得出它的流动比率为0.6,速动比率为0.5。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那么我们先来看下一家企业的流动比率恰好为1,这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似乎是说,这家企业的流动资产恰好能够偿还所有的流动负债,偿债能力没有问题。

  但首先,企业的流动资产在瞬间全都变成现金往往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产品没有被很快卖掉,又或者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都有可能造成流动资产无法变现。

  其次,如果一家企业把自己所有的流动资产都拿去还债了,手头既没有原材料也没有现金,它要怎样进行接下去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呢?企业要怎样运转呢?

  因此,流动资产实际上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角色是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做准备;另一个角色是为企业的日常运营提供流动资金。当一家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那么它的营运资金一定是不足的。

  既然流动比率为1根本没戏,那它等于多少才合适呢?有人说,既然流动资产同时“兼着两份工”,那流动比率为2是否合适呢?刚好可以一份还债、一份运营。这种说法到底对还是不对呢?让我们看下图美国健康企业与破产企业流动比率的对比。

美国健康企业与破产企业流动比率的对比

  上图的纵坐标表示企业的流动比率,两条折线分别代表了健康公司的流动比率和已破产公司的流动比率,横坐标则表示企业在破产之前的“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观察一下这张图,我们发现流动比率为2显然也不合适,这些已破产公司的流动比率在它们破产之前的那一年恰巧达到了2。

  因此,如果一家企业的老板看到自己公司的流动比率为2,就误以为自己的公司很安全,那后果无疑相当严重。

  但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流动比率都在1到2之间。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在流动比率等于2的情况下,美国公司纷纷破产,而中国公司却活得好好的?

  其奥妙就在于短期借款。在中国,企业往往不需要靠变现流动资产来偿还短期借款,而是用新的借款来偿还,也就是借新债还旧债,借款本身实现了自我循环。在这样的模式之下,除非它所在的整个行业都完蛋,银行突然停止贷款,否则它还是能活得好好的。说穿了,短期借款其实变成了长期借款的一种替代方式,需要通过变现流动资产来偿还的负债其实不包括短期借款。

  因此,虽然用所有流动资产除以所有流动负债得出的流动比率可能很低,但用流动资产除以扣除了短期借款的流动负债,得出的流动比率就没有那么低了。

  比如说,当扣除了这家公司多达5100万元的短期借款之后,实际上它只有800万元的流动负债。用流动资产3670万元除以流动负债800万元,就得到了一个4.6的流动比率值。显然,这个数值一点也不低。

  按照传统财务分析的解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强。流动比率至少应大于1,理想值为2;速动比率的理想值为1。

  其背后的含义是,必要时公司可以卖掉流动资产抵补流动负债。出于这种考虑,流动资产必须大于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缺陷在于:对流动性的分析停留在短期经营决策的观点上,而不是从战略决策角度来考虑,因此其并不是流动性分析的可靠指标。

  试想一下:如果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提高,流动性就提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鼓励顾客尽可能晚地付款,以增加应收账款?为什么不尽可能多地持有存货?为什么不尽可能早地付款给供应商?前两种经济活动会增加公司的流动资产,后一种经济活动会减少流动负债。这样,公司的流动比率就会得到提高。

  但是,上述做法真的提高流动性了吗?当然没有,上述做法不仅没有提高流动性,而且违背了公司管理的常识和创造价值的目标。公司管理层和非财务部门也无法理解这么做的理由。如果财务人员要求公司这么做,实在是太荒谬了,这将成为公司管理的笑话。脱离了公司的实际运作过程,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最大的缺陷。

  可能有人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对于公司债权人非常重要。银行在其公司信用等级评价体系里面,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列为重要的财务指标。

  事实上,“流动”二字的含义,不在于存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流转运动起来。如果不能流转运动起来,则再多的存量也无济于事。堆在仓库里无法出售的存货、挂在账上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有何用处?

  相信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希望贷款给公司以后,在公司无法偿还贷款的时候把仓库里的存货收过来作为抵债资产进行拍卖,而只想顺利地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因此,应当着重考察公司的资产流动能力,而非机械地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中,不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否与营运有关。而营运资本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为了降低流动性风险,一般要求公司的营运资本为正,即流动资产应该大于流动负债。营运资本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负债的风险越小。

  因此,营运资本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按此标准,那么,一家公司储备的现金越多,营运资本越多,则流动性风险越低。

  一般情况下,上述观点是对的,但是上述观点没有考虑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竞争能力的影响,在某一些情况下不一定成立。

  一家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具备很强的谈判能力,其营运资本就极有可能是负数。

  如果上游多家供应商的客户只有一家公司,则该公司对供应商具有很强的谈判能力,可以获得较低的价格和较长的信用期,从而在报表中形成较多的应付账款;同时下游的众多客户只能从该公司采购,则该公司对下游客户具有很强的定价能力,可以用较高的价格和较短的信用期进行销售,甚至是采用预收货款的方式进行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营运资本无须自己投入,可能会形成负数。此时的负数,不仅不是陷入财务危机的表现,反而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体现。

  下面以华东医药的标准资产负债表中的财报数据,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营运资本等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华东医药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华东医药在2014~2017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持续上升,2017~2020年持续下降,但传统营运资本一直为正。

  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按这些指标的解释,华东医药的流动性一直正向发展,但这是否也说明华东医药不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呢?

  为了弥补上述财务指标的缺陷,我们增加了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天数)、存货周转次数(天数)、应付账款付款次数(天数)等周转性指标做进一步分析,这些周转性指标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这里先贴一组数据,整体看起来华东医药的流动性在下降。

存货周转次数

应付账款付款次数



下一篇:工业母机概念股票总市值排行榜(41家)

上一篇:股指期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