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带的基本知识和代码实现

发布时间:2024-02-15 11:01:23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烂大街的技术指标,它就是布林带(BB)。这个指标由约翰·博林格(John Bollinger)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了广泛流行的技术分析工具。

  布林带由三条线组成,与证券价格相关地绘制。中间的线通常是一个简单移动平均线(SMA),设置为20天的周期。然后,SMA用作上下带的基准。上下带用于通过观察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来衡量波动性。通常,上下带设置为相对于SMA(中线)的两个标准差。

  那么你可能会问,什么是标准偏差呢?咳咳…其实就是一种测量数据离散程度或者说变化幅度大小的方法啊!当然啦,在使用布林带时还可以调整标准偏差数量哟!

  好了好了,不要再打断我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布林带吧!

  首先要注意一点哟!布林带提供了对高低价格相对定义。也就是说当价格接近或突破上边界时很多交易者会认为该证券被超买,可能是一个卖出机会。相反地,当价格接近或突破下边界时,该证券可能被视为超卖,可能是一个买入机会。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波动性通常可以看作是一个周期。低波动率和稳定或横向价格的时间段之后往往就是高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的时间段啦!布林带能够监测不断变化的波动性,使交易者能够更好地准备应对这种周期。

  当然啦,在使用布林带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哟!比如将布林带(振荡)与趋势线(非振荡)结合使用。当两种不同类型的指标达成一致时,可以增加对价格行动符合预期的信心。

  最后要提醒大家,在强劲、明确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中,并不总是每次价格触及或突破上边界或下边界都意味着卖出信号或买入信号哟!

  总而言之,布林带已经存在了三十年,并且仍然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技术分析指标之一。当然啦,布林带并不是完美的,它只是给交易者提供了对波动性变化这一最重要领域的深入了解。所以,在使用布林带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或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不断变化。

1

  嘿嘿,本人觉得你已经掌握了布林带的基本知识啦!还是快来看看代码吧!这个版本融合和多种TradingView的均线实现布林带,可以通过设置选择看不同均线对于布林带的影响是否类似,这种结构在回测当中比较实用,能快速评估不同均线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的性能。

  •   1//@version=5
  •   2indicator(shorttitle="BB", title="Bollinger Bands", overlay=true, timeframe="", timeframe_gaps=true)
  •   3length = input.int(20, minval=1)
  •   4maType = input.string("SMA", "Basis MA Type", options = ["SMA", "EMA", "SMMA (RMA)", "WMA", "VWMA"])
  •   5src = input(close, title="Source")
  •   6mult = input.float(2.0, minval=0.001, maxval=50, title="StdDev")
  •   7
  •   8ma(source, length, _type) =>
  •   9 switch _type
  •   10 "SMA" => ta.sma(source, length)
  •   11 "EMA" => ta.ema(source, length)
  •   12 "SMMA (RMA)" => ta.rma(source, length)
  •   13 "WMA" => ta.wma(source, length)
  •   14 "VWMA" => ta.vwma(source, length)
  •   15
  •   16basis = ma(src, length, maType)
  •   17dev = mult * ta.stdev(src, length)
  •   18upper = basis + dev
  •   19lower = basis - dev
  •   20offset = input.int(0, "Offset", minval = -500, maxval = 500)
  •   21plot(basis, "Basis", color=#FF6D00, offset = offset)
  •   22p1 = plot(upper, "Upper", color=#2962FF, offset = offset)
  •   23p2 = plot(lower, "Lower", color=#2962FF, offset = offset)
  •   24fill(p1, p2, title = "Background", color=color.rgb(33, 150, 243, 95))

  这段代码是一个用于绘制布林带(Bollinger Bands)指标的 TradingView 脚本。它使用了 Pine Script 语言。

  首先,通过 indicator 函数设置了脚本的一些参数,包括标题、时间框架等。

  然后定义了几个输入变量:

  length:布林带的周期长度,默认为20。

  maType:基础移动平均线类型,默认为"SMA",可选值有"SMA"、"EMA"、"SMMA (RMA)"、"WMA"和"VWMA"。

  src:数据源,默认为收盘价。

  mult:标准差倍数,默认为2.0。

  接下来定义了一个自定义函数 ma(source, length, _type),根据给定的 _type 参数选择不同类型的移动平均线计算方法,并返回计算结果。

  然后分别调用该自定义函数来计算基础移动平均线(basis)和标准差(dev)。根据基础移动平均线和标准差计算上轨(upper)和下轨(lower)。最后还可以设置偏移量(offset)以调整图表显示位置。

  最后使用 plot 函数将基础移动平均线、上轨和下轨绘制在图表上,并使用 fill 函数填充上轨和下轨之间的区域作为背景。

2



下一篇:牛市初期是怎样的?(形成过程)

上一篇:降准有什么作用和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