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指数加权方式:市值加权、等权、股息率加权

发布时间:2022-03-05 16:05:07


  最近在研究指数,在指数的编制方案里的指数计算部分涉及到加权方式,怎么着都绕不开加权方式,索性花点时间研究,把这个问题搞透。

  蜻蜓点水了解概念容易,真正研究起来才发现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我想把这个内容融汇贯通,花了不少功夫,也看了一些文章,算是刚刚入门。

  「指数加权方式非常重要,加权方式决定着指数样本股的权重。」

  市面上常见的指数加权方式有市值加权、等权、股息率加权。

  一、市值加权

  A股大部分指数采用的编制方法都是市值加权,市值加权指数是指一种以每只成分股的流通数量乘上每只股票的价格为基础确定数值的股票指数,以股票市值作为权重。比如,工商银行总市值占上证指数总市值的17%,那么就拿17%的资金去购买工商银行的股票。

  「样本市值越大,在指数中的权重就越大,对指数的影响也越大。」

  常见的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标普500、深证红利等都是采用这种加权方式。

1

  沪深300十大权重股

  沪深300前十大权重股中,贵州茅台权重最高,权重6.14%,招商银行位列第二,权重3.1%。前十大权重股总权重为23.12%,沪深300共300只股票,这10个权重最高的股票就占到23.12%,占比不可谓不高啊。

  通过沪深300指数,我们可以看到,市值加权指数的特点,是指数的高低变化,主要受指数样本的市值变化影响。

  根据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大市值公司(往往是行业头部公司)的发展相对更好,集中投资头部公司有利于增厚投资收益。

  但市值加权也有它的缺点:

  「1、权重过多地分配于头部企业,变相增加了投资风险」

  我们买入市值加权指数,由于头部企业在指数中占比较高,相当于买入头部企业的份额较多,当头部企业业绩出现波动时,对我们的投资收益也更大。如果样本占比过高,变相增加了投资成本,不符合分散投资的理念。

  「2、头部企业对指数影响过大,不能完全反映市场整体情况」

  我们前面分析沪深300指数时提到过,金融业占比31.84%,资产配置过于集中,不利于分散风险,也影响我们对指数整体情况的分析。

  为了避免指数占比过大,有些基金会限制行业和个股的整体占比。我们前面分析中国互联网50指数(H30533)时就提到,它规定单只样本仓位上限为30%。

  二、等权重

  等权是每个样本股所占的权重相同,购买等权指数相当于平均买入了指数中的每个样本股。

  市场上等权加权方式的指数并不多,常见的有中证养老、地产等权,医药100等。

2

  医药100指数十大权重股

  等权也不是说指数每天保持样本股权重相同,看上图医药100指数十大权重分布,每个样本的权重差别很小。通过定期调整权重,自动买入跌的多的股票,卖出涨得多的股票,高抛低吸,避免部分指数权重过于集中。

  由于无论市值大小都给予同样的权重,这种加权方式受制于市值最小的那个股票,基金规模很难做大,属于小市值风格。

  三、策略加权

  为了让指数能享受超额收益,一些指数在编制方案中加入了策略因子,比如价值因子、成长因子、趋势因子等等。比如中证红利采用股息率作为权重分配依据,以获取高股息率股票的超额收益;中证500低波动采用波动率倒数加权,以获取低波动率股票的超额收益。

  写在最后

  通过上面的分析,应该对这三种加权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市值加权注重成分股市值,等权重所占权重基本相同,策略加权要看具体的策略。

  如果在网络上查资料,还有一个加权方式叫“价格加权”,把所有成分股股票的价格相加,然后除以全部成分股的数量。由于现在的指数并没有用这种方式编制,所以没有详细展开说明。



下一篇:股东数量、股东增持减持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上一篇:怎么构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