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连续涨停的股票?

发布时间:2022-04-20 17:13:33


  中国A股设置有涨跌停限制,无论是利好还是利空都不会在一个交易日内完全释放,因此就会出现连续涨停或连续跌停的现象。

  首先要说,涨跌停的制度,在A股设立初期会起到一定风险缓冲的作用,也可以让投资者在面对突发利好或利空时具有一个冷静周期,不至于行情大幅度波动,冲击投资经验还不丰富、对冲机制还不完善的市场信心。

  但是随着A股已经经过30年的发展,无论是交易机制、亦或是投资经验,都具有明显进步,而涨跌停限制的弊端却在实际运行中逐步显露。

  当市场出现利好或利空消息时,上市公司股票的波动幅度不足以完整消化该消息,并在涨跌停制度的限制下,将原本应该一次性出清的市场情绪分段释放,一方面导致市场无法准确判断该消息对股价影响的真实效用,另一方面也给投机者留下人为干扰股价波动的机会窗口。

  举例来说,当一个上市公司发布了一项可能为自己的业绩带来重大影响的信息,预期可能会提升40%的净收益,若在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市场,当日其股价也会上涨大概40%左右,但在具有涨跌停限制的市场,当日的涨幅最大只有10%(或20%),未能充分体现的上涨动能就不得不延续到之后的交易日。

  但是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当涨幅动能分散到多个交易日后,如何判断后期的上涨是仍然只是受到利好消息的推动,还是在连续上涨后,吸引了市场资金仅仅是对上涨的趋势下注?

  另外,当利好要分散在多个交易日体现时,除第一个交易日外,之后的交易日应该如何继续更准确地体现上涨幅度与其他市场因素的变化?当多个交易日的涨幅总量超出利好消息支撑的涨幅时,如何区分哪一天的涨幅是基本面因素,哪一天是市场投机情绪?

  因此,A股的涨跌停限制,已经到了值得进行讨论、甚至变革的时候。

  接下来,再看看在涨跌停限制下,为什么会出现连续涨停。

  如前所述,涨停的逻辑是当市场出现利好消息,预期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提高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判断下限,由此产生与市场价格之间更大的价差空间,刺激了投资者的买入意愿、导致交易量活跃且买大于卖的情绪,从而形成上涨。

  当这种买入情绪的程度大于涨跌停限制时,就会出现涨停、甚至是封板的结果。

  若是这种利好带来的业绩提升幅度或买入情绪的高涨幅度,远远超出涨跌停限制时,就可能会产生连续涨停的行情。但是在连续涨停的行情中,是否全部的支撑因素都是源于利好激励或单纯的买入情绪?

  其实不然,在连续涨停的过程中,其中会存在若干投机性资金有意识的干扰。

  单纯去看一个交易日的涨停结构,不难发现,有时候的涨停是开盘后只有少量的大买单就直接推动股价触及涨停板,而接下来的交易量微乎其微,这是第一种涨停,有时候的涨停是开盘后也是只有少量的大买单直接涨停板,但是之后仍然会出现一定的交易量,且交易价格也都是在涨停板上,这是第二种涨停,还有第三种涨停,是开盘后交错上涨,然后突然被少量大买单将股价拉升到涨停板,或是开盘后被少量大买单将股价拉升到涨停板,然后在接近尾盘时,反而出现交错下跌,还可能是开盘后交错上涨,直至涨停,接近尾盘时,再交错下跌,打开涨停板。

  以上三种涨停,都代表着背后不同的市场交易信号。

  第一种涨停,意味着全市场对公司股价的走势高度一致,所有持股的投资者都出现惜售,因此只需要少量买单就可以将股价撬动到涨停板,没有人愿意在此时出售手中的筹码。这样的情形,说明涨停背后的动因很大程度是源自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利好,不存在任何疑问。

  第二种涨停,说明市场中对公司股价的判断存在一定分歧,但总体而言看好的比例大于看衰的部分,所以当买单推高到涨停板后,会出现一些持有怀疑态度的投资者更愿意出售锁定收益。这样的情形,说明涨停背后的支撑要素开始出现动摇,或是支撑要素接近处于强弩之末。

  第三种涨停,则表示市场中对公司股价的判断存在严重分歧,支撑涨停的资金更多是出于自己对股价未来的信心,而不是因为其客观的基础,买入或卖出的力量开始博弈,先涨后板说明买入力量占上风、先板后跌说明卖出力量占上风,先涨中板后跌则说明市场多空力量十分胶着。

  既然涨停存在上述三种甚至更多的因素,那么就会出现可供人为操作的空间。

  比如,当第一种涨停出现后,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游资就可以快速进入拉升,不给更多资金思考的时间,不断强化市场普遍共识的印象,或许基本面客观现实已经应该像第二种涨停靠拢,但当资金看到第一种涨停不断出现的时候,也会刻意忽略涨停风险以及基本面动因,因为谁也不想错过连续涨停暴富的难得机会。

  而当第二种涨停出现后,游资同样可以通过加大买单力量,转移市场观望焦点,刻意引导投资者忽略已经开始在边缘地带出现的质疑与动摇。

  最后,第三种涨停的出现,则意味着快乐的舞会即将达到高潮,而高潮的同时也就是曲终人散的开始。

  以近期热门的两支连续涨停股来看,东鹏饮料头顶“功能饮料第一股”的光环登陆A股,挟着新股IPO的威风和新股涨停安排的惯例,开始了上市后连续14个涨停板的奇妙旅程。

  尽管各路媒体和专家多方解读,但是从东鹏饮料的行情数据来看,其连续涨停中的前期部分,几乎没有多少交易量,也就是说当东鹏饮料的市盈率已经开始超越所在的食品饮料板块领头羊贵州茅台与伊利股份之和后,支撑其涨停的基本面逻辑已经消除,而后期的涨停几乎都可以认为是市场资金或者游资的功劳。

1

  当东鹏饮料的股价进入平台整理阶段后,交易量才开始逐渐放大,也就是说多数资金才有机会买入。既然出现了多数的买入,那么谁又是卖出的一方?为什么会买入?是因为这时候才有机会买入。为什么会卖出?是因为坚信不会还有连续涨停。为什么会坚信?是因为前面的涨停都是现在的卖方制造的。

  再看ST众泰的走势。

  作为重组题材股,不断传出咸鱼翻身的消息,由此创造了2021年开年至今63个涨停板的“奇迹”。但是细数其涨停板前期时的交易量,也同样并不引人注目,只是在个别交易日会出现激增的成交规模,特别是在这激增交易日之后几乎都跟着一次大换仓。游资炒作的痕迹过于明显,就是通过少量资金撬动涨停板,来不断强化迟疑的资金,当资金被诱入彀中后,就做一波收割,当收割让资金哀叹之后,再重新开始在市场上收集筹码,启动第二次轮回。

2

  就这样,多个波次的操作后,基本上游资将自己的成本摊薄至最低,而在顶部的大逃杀中,将市场资金的接盘成本拉至高位。

  随后,一则重组失败的消息,不胫而走,又留下一地鸡毛,和韭菜的残根断叶……

  投资者的心理,特别是一般投资者的心理是主导其投资行为的关键因素,当面对一支股票出现涨停时,会仔细寻找背后的原因,当看到一支股票出现连续涨停时,理性情绪早已被“不能错过”的非理性压过。

  就像世界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说过的一个寓言:

  有一个石油勘探者在上天堂的时候,圣彼得告诉他一个坏消息。

  圣彼得说:你的确有资格进天堂,可是你也看到了,分配给石油勘探者居住的地方已经客满了,我实在没有办法把你安插进去。

  那个石油勘探者想了一会之后问圣彼得说:我可不可以跟那些住在那里的人讲一句话?

  圣彼得想了想,让他说句话也无妨。那个石油勘探者于是合起他的双手成杯状,放在嘴边大喊:“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忽然之间,大门开了,所有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冲去。这留给圣彼得很深的印象,并立刻邀请这位石油勘探者搬进去,无拘无束地住在那里。

  结果这位石油勘探者犹豫了一下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好了。”

  这则寓言说明,对于多数人来说,害怕损失的心理要远比有所收获更容易影响自身的选择。之所以很多投资者都会自嘲,自己仍在山腰甚至山顶为A股站岗,恰恰就反映出,面对不断上涨的行情时,害怕错失机遇的心理才是导致深陷泥沼无法自拔的原因。

  不少人常会说的一句话是:知道什么时候买,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其实,这句话说的不对,不知道什么时候卖,也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买,之所以你买到了,只是因为运气而已。



下一篇:利差倒挂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股价和业绩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