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庭资产配置?

发布时间:2022-06-25 07:22:41


  最近股票基金市场哀鸿遍野,小鱼的老公也亏损了,好在小鱼还能卖保险养老公和老公的票,养家的女人多不容易。

  开始正题。家庭资产配置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搞清楚配置的底层逻辑,会让我们的家庭资产更安全,增值更快。

  家庭资产配置最经典的图是这个标准普尔象限图。这个图把家庭资产分为四类: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增值的钱。

1

  每个具体什么意思一看图就明白了,小鱼不细讲。但这个图有个问题,就是没有说清楚这四类资产要怎么分配,按什么顺序配置。当然如何配置千人千面,马爸爸的配置能和我们一样吗,但是对于一般家庭(主要靠工资收入)还是存在共性的。小鱼用盖楼来打个比方表达家庭资产配置,大家就会比较好理解了。

  立基础:结余、自住房、人身保险

  首先保障家庭资产稳固的基础是3根柱子,就是结余,自住房,和人身保险。

  结余好理解,如果一个家庭衣食行交完房贷给完子女学费之后一点钱都存不下来,那是极度危险的,任何一点要用钱的突发情况都应对不了。那要么就是减衣缩食,要么就是努力开源咯。

  所以小鱼建议,房贷不能超过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主要是为了防范夫妻中有一人因疾病失业而收入归零(没配保险的情况下)。

  其次自住房不用说了,中国人嘛。

  第三个柱子是保险,也是很多家庭忽略的。如果家庭略有结余,应该先配置最基础的保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这几个险种的作用这里不展开。你会发现配了保险之后,由于人身健康问题带来的资产损失就有兜底了。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储备这么多闲置资金来应对风险,可以把资金转移到房产负债能力或者更上层的理财投资上,为家庭财富增值构筑起稳固的基础。

  也有很多同学会说,我现在还年轻,身体保养不错没啥体况,患病风险太低。是的,可能当下你自我感觉良好,但随着年龄增加,工作强度增加,你能说准风险什么时候到来?说白了,都是顶门立户的人,不能生个病就让家里遭殃了,更不能自己拍屁股走人了毛钱没留下。我们要做的不是预测风险,而是驾驭风险,做好应对,将风险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

  大底板:储蓄险、指数定投、债券

  三根柱子立好之后,你就可以进行底板的构筑了,稳稳当当的大平台是家庭整个生命周期的财务保障。可以通过购买储蓄险,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为子女教育,退休养老储备充足的资金或者现金流。这里有个草帽图,大致的意思一看就明白了。

2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说储蓄险根本跑不赢通胀啊。(谁说通胀是一定的,日本还通缩+零利率呢。)储蓄险其实是个防御工具,是在你老得连股票账户密码都忘了的时候还定时给你打钱,活多久就打多久,因此拿防御工具来和股票基金这种进攻型工具比是没有意义的。况且我们也需要一个工具把部分股市的盈利锁定下来,做个再平衡吧。这样雪球就稳稳地滚呀。

  那如果你不懂股票基金啥的,你又不够钱去投资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去对抗通胀呢。那就只能好好工作,用自己的成长和能力快速变现,然后买份储蓄险呀。

  当然,还是有其他风险相对低一点的投资工具,比如定投指数(买guoyun),或者买入一些可转债,如果到期股票价格不好,你不转就可以获得利息收益(比较低),但如果股票价格上来了,你可以按照规则换成股票卖掉。还有一种选项就是买债券基金,要注意的是债券基金的底层就是各种债,也会有暴雷风险,所以买债券基金要平均买入多个来分散风险。

  总的来说,储蓄险、定投指数、债券是不矛盾,是可以同时配置的,定投指数和债券都具有灵活的流动性,可以应对中期未来要用的资金的保值增值。而储蓄险是保障长期未来要用的资金的保值增值,例如养老。其实也有一种产品,叫增额终身寿险,可以兼顾流动性和增值功能。

  基础和底板都有了,一辈子的下限就设定好了,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盖高楼:权益投资or房产投资?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结余有点多了,我们应该如何配置。在当下这个时点,思路决定了你的家庭资产的上限。

  2019年之前的近20年,家里的房子越多,财富增长就越快,工资再高,如果没买房也等于白干。但是2019年情况出现了变化,股市的涨幅超过了楼市。

  现在一二线城市,许多家庭资产都超配在房地产,这些千万富翁,房地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超过90%。在北、上、深,随便找一个有两套房的业主,身价可能就超过3000万,但手里可支配的资金不超过50万,有高额房贷的手里可能更紧。

  房价永远涨只是思维惯性,没有人能保证今后十年房子还是增值幅度最大的资产。如果出现房价不涨其他都在涨的情况,而你全部资产配置在房产,那尴尬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会说,有钱就要买房子,不能买股票。小鱼却不这么看,因为家庭财富的增长,关键还是在于资产配置。要尽量将家庭资产的大部分配置在增值幅度最大的资产中,是保证家庭资产增值的关键。而且,房子还有个问题,就是关键急需用钱的时候它不能快速变现,甚至要折价出售。所以小鱼建议房产占家庭总资产比例不能过高,要控制在60%以下。

  不投资房子,那就投资权益市场。但是炒股这事属于宽进严出,7亏2平1赚在牛熊市都成立。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半职业化的精力,我们怎么才能分享权益市场的红利呢?

  是最省心的办法,就是买股票型基金,这个就不是选时和选股了,是选人,选那种“福报”的基金经理(何为福报请关注月风),不要选那种上一年收益率头几名的。在弱势市场,将资金分成36份进行月定投,或者将资金分成300车,每个星期发2-3次车。万物皆周期,用这个方法大概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当然,资本市场太宽广了,大家的方法体系都不一样,这个还需要一直学习、实践,才能内化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可行的投资框架体系。小鱼也正在努力学习中,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我微信共同探讨呀。

  结语

  普通家庭生命周期:努力工作多赚少花,攒首付做房奴,略有盈余配保险、手有余粮买股票基金、盈利多了固化一部分为年金。

  所以按照这个生命时钟,不同时期不同池子的占比也不同,房产一开始最大后来慢慢变小。股票基金精力旺盛时多炒炒,钱多了脑短路了就配债券、年金,一辈子就安排得妥妥帖帖了。好的资产配置就是让人睡得着觉。

  经过这阵子股票基金的下跌,小鱼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野花即使再香,还是没有家花靠谱啊。不说了,赶紧搬砖多卖两份保险,给自己上个养老年金。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股价外因推断模型

上一篇:财报分析中负债、资产、利润、分红率和股息率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