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市盈率)的有效范围探讨

发布时间:2022-09-04 16:56:55


  指数投资中,使用PE判断价格相对于锚的偏离幅度,进而判断指数价格水平,这里重要的是锚的可用性。

  常态下,可用性有两个方面,一是稳定性,这个锚是否会出现上蹿下跳导致PE不稳定。二是代表性,能否反映了整体?还是只能代表小部分。

  这两个条件,对于越宽的宽基指数,大行业指数(对应成分股较多且权重不集中),可用性就越好。比如中证全指,中证8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这些指数使用PE,通常参考价值会更大些。

  虽然都是宽基,但如果受单个成分股影响较大,比如恒生指数,由于成分股数量少,个别成分股的替换可能会导致净利润的大幅变动从而使得PE出现较大变化,使得锚失去连续性和稳定性,其PE对比其历史数据的参考价值也会间歇性打折扣,使用时也需要做评估。

  非常态下,净利润本身作为锚的作用就需要重新评估。就单个企业而言,PE有效的前提是净利润为正,如果是亏损,也就没了PE。中证官网指数的PE估值就遵循此原则,亏损企业排除计算。如果是行业指数或其他窄基,出现成分股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实际参与PE计算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种情况下的PE就不能代表指数的PE,只能代表参与计算的部分,失去参考意义。

  市面上绝大多数平台提供的指数PE,是全部成分股无论盈利亏损都参与计算,从指数角度上逻辑是通的,这是一个整体,可以看做一个多业态多业务线的企业,有的业务挣钱,有的业务亏损,投资指数就是投资这个整体,亏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样,这个整体中如果有很多业务线亏损导致整体净利润为负,也就没了PE,对应的百分位也失去参考意义。

  比如目前一个极端的例子中证畜牧,TTM净利润为负,理杏仁的处理方式是仍然计算,负值按高估处理,目前2015年以来的百分位是96%,如果按PE分位的逻辑是妥妥不能投的,显示估值太高了。

  真的没有投资价值吗?恐怕不能下此判断,这时PE已经失去了参考性,需要找别的参考,比如对周期的判断,这需要另一个能力。不光是中证畜牧,类似周期行业都有此特征,PE显示高估时,反而可能是好时机,而PE较低时,往往是周期行业的顶峰,净利润爆棚打满,反而预示危机即将来临,依据极低PE分位进去,反而站岗。

1

  再如房地产行业指数(931775),3月份的PE近十年百分位低至1.94%,如果按估值数据买入,会面临两次估值巨大跃升,一次是Q1净利润更新,PE从底直接跃升到90%顶部位置,另一次是8月31日Q2净利润更新,PE直接创造历史,历史百分位100%,但是同期指数的点位,如果也用百分位来看其价格位置,目前是3%,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自2013年以来(理杏仁数据只有2013年以来的数据),只有3%的时间低于当前点位,即估值提升并未带来收益,反而是亏损,原因是成分股的净利润大面积的大幅下降,参考的锚失效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低估值陷阱。

  早在3月份的低估值就有很大的迷惑性,同样,在此刻的PE高估值也具有迷惑性,如果在3月按极低估的PE数据买入,9月的此刻按极高估的PE卖出,不仅没挣钱,反而亏损,而在此刻按高估值买入,不见得是错误判断,这个阶段,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净利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金流。因而,在PE估值失效的情况下,来判断一只指数是否值得投,需要其他能力,比如判断周期的能力,判断困境反转的能力。

2

3

  这引出PE的有效范围问题,PE受两个数值影响,一是市值,二是净利润,这两个数值中,净利润是锚,锚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决定了PE的可用性,针对全市场指数(如中证全指),以及大宽基指数,除非极度极端情况,绝大部分时间是没问题的。但对于成分股较少的指数,无论是宽基还是窄基,如果净利润容易受到个别成分股调整而出现明显波动,或者出现行业危机,成分股出现大面积大比例亏损,其对应的PE参考价值就会大受影响,这种指数,需要对变化的原因进行分解,评估PE是否还能作为判断依据,如分解后判断是个别成分股影响,可以排除个别情况再看整体。如果评估PE的可用性出现问题,PE估值作为判断的权重就要下调,需要其他判断作为辅助甚至是作为主要部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判断能力,就需要考虑放弃,因其已不在你体系的覆盖范围了。

  对于指数投资,建立估值监控体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特别是针对细分行业、主题、策略类的指数,仅仅是估值体系是不够的,越是细分,越偏向于主动挑选,需要深入对细分行业的学习和持续跟踪,绝不是一个估值数据就能搞定的。这个意义上讲,估值数据只是基础条件。



下一篇:光纤概念股票总市值排行榜

上一篇:股票指标之王MACD的原理作用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