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产观:房价的上涨下跌与房子买不买

发布时间:2023-05-23 07:00:32


  很少聊到房子,按理说做投资的,房地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之所以不聊,就是怕误导人,更怕得罪了人。

  前几天几个高中同学在一起吃饭,我犹记得上次聚会(18年)聊到房产的问题,大家跟我的意见不一致,分歧很大。所以这次我就矜持了很多,关于房子我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刚需随时可买,投资不做。

  很难想象我所在的二线城市今年有600工地停工,况且最近也是频繁出现救市政策,从另外角度看也知道房地产有多惨淡,不惨救市作甚?现在看来,18年也许就是这个城市房价的高点,我在同学面前的说话应验了,可估计没人记得我当初说的。

  我也并不是什么高人,而是我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律,房子本来作为消费品,价格自然受供需的影响。大城市人多地少,上涨自然是对的。可当它被当成金融品,被人炒来炒去的时候,也就符合资本市场的规律,就是越是上涨越是有人买,越是下跌越是没人接盘。

  房子为什么上涨?首先是城镇化的大势所趋,大家进城有需求,加之我们国家人口红利,缺口很大。其次,中国人对房子的情节,且不说结婚、孩子上学的需要,在我们心理总觉得有个窝才算踏实。你也想装修好点,买好的家具,可一想是租房不是自己的房子,往往会放弃这种想法。我个人就是。所以我买了第一套房子之后,心理踏实多了。再次,就是投机炒作的人多了,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有钱的富人,房子投资带来高额的收益让他们趋之若鹜,且在这20年内房价的确跌的少,涨的多,更加坚定他们投资房产不会亏的心理。况且这种不动产看起来是绝佳的实物资产,可抵押,可收租,可自住,即使不升值拿着保值也不错。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得投资,赚了钱不知道放哪里,放银行理财嫌收益低,股票基金不敢买(毕竟炒股的基本都没有好结果),所以只能去买房子。这部分人很多都是当初的拆迁户,分了钱的那种。最后,房子本身流动性差,不像股票一样今天买,明天就能卖,所以即使是投机也需要长期持有一段时间,导致价格机制反应不灵敏。上面为了稳房价,又出台了很多限购限售的政策,比如持有五年才能出售,更加锁死了流动性。买可以,卖要等,买的多卖的少,价格不涨才怪。很多人是1718年买的房子,目前也到了可以出售的时间点了,卖的多买的少,结果不言而喻。

1

  房价真的不会跌吗?至少之前很多人这样认为,这也是我跟同学的分歧点。中国房地产对GDP总量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接近30%,房地产的贷款已经称为银行的重要资产之一,称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支撑和居民的主要资产。正因为房地产成为众多主体的共同利益,因此很多人才有这种认知:国家不会让房价跌。

  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经历了20年牛市,积累了很大的泡沫,隐含了很大的风险,如果继续上涨,崩溃的杀伤力就会更大。据了解,我们国家目前的自有住房率高达90%多,远高于西方国家。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70%以上,在这些负债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房贷。说白了就是房地产已经有点绑架中国经济的意思,居民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还房贷,消费的部分自然就会被压缩。

  这样来看,房地产的确是大而不能倒,在它经营惨淡的时候,有必要扶一把,毕竟太多人指望着它吃饭。日本90年代刺破楼市泡沫,土地价格下跌了26年,美国房产下跌导致了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可见泡沫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如果你关注资本市场,也能发现银行与房地产的估值不断下降,反映出投资对于中国房地产前景的悲观预期。

  我们寄希望于房地产泡沫能够软着陆,也就是通过控制房价,维持长期不涨(微涨和微跌都可以),防止大跌,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和通货膨胀慢慢化解,长期不涨的房价也许十年之后来看,就没那么高了。

  有些信仰,只是没有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去看问题,请把时间期限拉长,你也许会发现有些信仰只不过就是一种盲从。“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这都是世界的规律,同样适合当下的吓死人的资本市场。

  这些年我也发现身边人对房地产投资的观念转变,大家开始慢慢接受房地产不再是一个好的投资了。这跟之前大相径庭,这在投资市场叫做预期的改变。投资市场上一致性预期挺可怕,就像是不断上涨的股市,你这时如果跟他谈风险,他会告诉你滚一边去,耽误我赚钱。等到熊市下跌的时候,你发现到处都是看空的声音,眼里再也没有当初看涨的丝丝光芒。目前看空房地产的可是越来越多,等大家的一致性预期出现,还不知道是什么境地。或许到时候国家也无能为力。

  永远记住一句话:每次泡沫都需要有人承担损失。就像是每次危机,都有利于上层,不利于中下层一样。如果你不信,就去看看疫情以来的消费吧,高端消费快速增长,而中低端低迷。再看看每次危机过后的贫富分化。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从众效应,最悲惨的是最终成了承受损失的大多数。没有比资本市场更能反应这一现象。

  至于我说的房子的话题得罪人,其实还真有这么一说。饭桌上还是不要轻易聊房子,假如有人没买房自然他会觉得不爽,毕竟大家都有资产了且升值了不少,侧面说明自己混的不好,落伍了呗。这其实也是你不敢不买房的原因之一,因为大家买了,你不敢不买。另外,人都有一种心理,一旦拥有就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去想,对于负面的就主动屏蔽。这像极了买股票,没买之前你觉得哪哪不好,买了之后就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不好的压根不愿意去关注。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你买了房子自然是想让他升值,这时候有人说他会下跌,人家不跟你急眼才怪。这事关别人身家的事,说多了不好。

  还有房子还能不能买?当然可以,顶着刚需的头衔就可以,不买房你结不了婚,不买房你落不了户,不买房你孩子上不了学…那就什么时候买都可以,尤其是在目前房贷利率下调的救市阶段,各种政策扶持下。买了如果跌了怎么办?要么你就买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核心意味着稀缺,稀缺意味着供不应求,价格坚挺。要么,你说服自己,就是刚需,买在最高点也无所谓。不过说实话哪怕我是刚需,买在价格最高点我也会觉得不爽,更不要说大跌了。如果是投资就算了,哪怕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买房子的钱买个国债也有年化3-4%的收益,有这钱你买房出租也只能得到2%,显然划不来,况且房子流动性没国债好,不是你想随时卖就能卖出来变现的。如果是贷款,还要出4%的利息,加上机会成本4%,也就是说除非这个房子年化收益能到8%这个投资才是划算的。否则买了就是个负债。可目前看有几个城市能达到这种收益率,更不用说还有房子装修和维护成本。

  有人问我在上海十年为何没买个房子?一是我并不十分刚需,二是在我看来,掏空积蓄加上卖掉老家的房产换来上海的一套房子,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生活水平和自由度会直线下降,这东西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管你在外面多炫耀你在上海定居,都改变不了自己内心的焦虑感:不敢离职,不敢断供,更没有退路可言。这就像是一把梭了股票的感觉,心里没底。投资上我崇尚守正出奇,留有安全边际,二线城市的房产就是我的安全边际,也就是我的退路。在我这个投资者的眼里,房子已经不是我的资产,而是负债,他会让我的现金流不断的远离我,我没必要去买个负债回来。更何况这些钱我可以买成真正的资产——股权和债券资产,他们会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至于将来,我仍旧有机会去购买上海的房产,不过是用资产带来的现金流,而不是积蓄本身。也许等到大家都看空且绝望的那一天,要不真对不起我的逆向投资。

  以上内容,纯属扯淡,不涉及任何建议...



下一篇:用动态的眼光看现在的房价究竟贵了还是便宜

上一篇:大湾区的房子为什么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