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时机还能不能买房?

发布时间:2022-06-27 07:15:41


  前言

  前几天老群友问我该不该买一套江西的小洋房期房。

  他觉得配套不错,价格也适合。准备用来当婚房,但担心房地产商主业是做大宗商品的,怕跟恒大那样。

  这种事情就是一分风险一分收益,收益和风险都是明显的,只是敢不敢去博弈的问题。

  就我目前情况我更倾向选择大开发商的楼盘,雷的概率小,但钱不是太宽敞的时候该赌的时候还是要赌。

  如果换我还没啥钱的时候决策,我会拿去炒股,过几年房子跌到没人要了再买。毕竟穷人不折腾就一辈子穷。

  但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风险偏好也不同,人家急着结婚,不买房就错过姻缘,这就没办法了,“刚需”嘛

  我能做的就是讲清逻辑,让其根据自身做判断。

  最近问能不能买房的留言比较多,我来说下我的理解,术业有专攻,可能不会得到太好的答案。

1

  01

  首先第一点是需要定期审视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你现在主要缺啥,有啥,要做啥。

  拿我举例,我实现了一定程度财务的自由,可以天天旅游。可我一样有烦恼,缺少一个适合的结婚对象。有点钱其实并不是件好事,我宁愿放弃所有钱回到18岁,不把全部精力投放到交易和搞钱上,而是那时候就培养一个适合的结婚对象。目前能做的就是扩大影响力,继续搞钱,这也是我最大的爱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想买高价房,但是这个时代没房能跟你结婚的女性可太少了,所以产生了所谓刚需房,这里面是沟通成本和决策成本的问题,因人而异。

  我个人无法给出明确的建议,只能说通过现有政策和舆论管理口径,政府是不希望房子涨也不希望跌,就希望保持这样,通过房产税达到均衡地方财政的收入作用。

  你现在买房想赚大钱是困难的,全国普涨是很难了,甚至同一个城市老城区和新城区也会有很大差异(新城区有建医院、地铁口、学校的利好拉盘)。

  目前的结婚率、出生率、普遍晚婚造成了人口结构问题,新人是越来越少了,老韭菜还在击鼓传花。

  大部分人只需要住一套房,除非引进非洲兄弟来住,否则未来房价和购买力对比一定是跌的。

  我曾在交易理念上分享过,投资/投机就是要找到亏钱那个人,找不到的时候你就是亏钱的人。

  02

  在全国旅行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些城市的远郊或者县城,新盖的楼晚上亮灯的非常少,开灯率很低,房价也在走跌,甚至不到一千块就可以租一个月,在东北尤其严重,东北房子是有取暖费的,如果不交取暖费,冬天房子会被冻,墙体可能冻坏,水管之类的就更别想用了。也就是东北房子有一个除了物业费之外的持仓成本(取暖费),这造成了鹤岗等地区房子特别低,很多地方你给交取暖费就白给你住。

  这类城市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当资源枯竭,没有工作机会,人口就会持续流出,年轻人去了其他城市,孝顺的还可能接走老人,人口越来越少。

  太原市搞旅游其实还算不错,可以去看看,感觉古县城很有味道。这种主要是防范煤炭资源枯竭,给城市赋能,提高就业机会。

  03

  绝大多数人买房都是为了工作生活便利,大城市就业机会多,所以去的人也多,人多房少,房价就涨上去了,但是人多了就业也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现在开始鼓励县城经济,就是县城没啥人了,希望把年轻人喊回来发展县城。

  该不该回县城呢?看你的竞争力吧,竞争力强优先留在大城市,三代人总要有一代人特别能吃苦,小城市去一线城市定居的难度不亚于移民,你不留下,将来你的孩子也要考去大城市。

  竞争力上年轻貌美的女性可以嫁给土著,留下的概率要比男性大得多,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要比技校毕业的竞争力大。

  竞争力差的还是多节俭点,少搞人际关系,利用剪刀差,去多赚钱多攒钱,年龄大需要成家的时候就回去吧,不过能回省会回省会,虹吸效应在,小地方除非关系特别硬,不然没啥意思的。

  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是这么想的,趁年轻去大城市打工,越大的城市越容易赚钱攒钱,多攒钱然后回老家买房开店过下半生。但其实,开店这种需要人流量的,老家可能无法匹配,这也是陷阱。

  在没有强政策干预下,大城市虹吸效应是比较明显的,人的基因里就存在“努力”这个概念,不努力就会被野兽吃掉的基因传承下来,所以人都是往高处走的,在城镇的想去县城、在县城的想去市里,在市里的想去省会,在省会的想去超一线城市,高收入人群往往喜欢去和他们收入匹配的地方。

  要不断评估自己现在有啥、缺啥,该做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在一线城市生活,注意我说的是生活不是生存,这个时代想活着是很容易的,想有生活品质的活着是困难的,超一线城市的外来者绝大多数晚婚晚育,甚至不敢生孩子是现状,非要留下就可能绝子绝孙。

  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很重要,买房也是这样。

  04

  如果你所在县城、地级市在发展xx新城,你就需要观察你所在省会城市的新城搞的怎么样,如果省会搞的不行,大概率县城也是一地鸡毛,如果省会搞得好,县城才有低概率能搞好。

  现在的情况是地方政府财政不行,指望着买房人的钱来搞医院、地铁、学校等配套,然后吸引更多人来买房,但是买房人以为地方政府有钱能搞好这一切,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很多地区房价崩盘。

  多看看准备买房地区的企业,如果这个城市没啥工作机会,那么还是人口净流出的,就没啥投资意思。

  再就是去看县政府会不会搬迁,这种行政单位如果搬迁了,为了官老爷们舒服,配套会在周围不断盖起来的,这种就可以考虑。

  以上海为例,房子可以划为三个标准,6000万以上的、1200万左右的,500万左右的。

  6000万以上对应的是富裕阶层,这类人买房已经不满足于居住了,绝大多数是为了投资,最主要的是投资房子的稀缺性。比如:市中心的独栋别墅,能看黄浦江的江景房之类的。

  但其实住起来并不舒服,我在汤臣住的时候总点外卖,就是因为楼下没啥吃的,不能过那种遛个弯顺便吃个晚饭的日子。

  有6000万能拿来买房的大都有国际视野,目前中国房价真没啥意思。

  新加坡80%的人住在政府组屋里,250万人民币就可以买180平米,他们还没分摊,可以住99年,租出去大概可以每个月2万以上收入。

  1200万这个层级相对最矛盾,他们有一些已经有了国际视野,但是又没有太多钱去配置。对于他们来说,是活着最拧巴的一类人。

  500万这个层级是人数最多的,这类主要追求上班便利,离地铁近去医院近去学校近这些。

  找到目前适合自己的档次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能不能买房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件事对你值不值。



下一篇:买房好还是租房好:一笔简单的买房账

上一篇:什么样的好房子越来越受欢迎了?